寸金教务系统,阿扎达攻略,客车侧翻7人遇难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深燃”(ID:shenrancaijing),作者:魏婕,编辑:黎明,36氪经授权发布。
双眼皮、热玛吉、光子嫩肤、黄金微针、瘦脸针......这个春节,原地过年的年轻人涌向医美机构,把假期安排得明明白白。整形医院也早早打出类似“新年焕新颜,美丽一整年”的口号,挂出“春节期间照常营业”的标语、推出春节特惠活动,吸引更多“原年人”来整形医院改头换面。
“顾问加班加点预约排时间,医生手术多得做不过来,没预约上的顾客还特别失落”,一名医美行业顾问告诉深燃,这个春节前后,顾客整形的意愿尤其强烈。从1月底开始,预约整形的人开始激增,医院的常驻医生每天都要做4、5台手术,忙到晚上10点。
春节整形热背后,有就地过年背景下的偶然性,但支撑起这种火热景象的,更多的还是新一代消费者医美观念、消费能力以及心理层面的变化。深燃了解到,与上一代人相比,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有更多的渠道了解并接触医美,除了手术类的项目,见效快、风险小的轻医美项目就成为了他们在忙碌生活中日常保养的方式。
市场飞速增长、消费观念变化、医美生活化、行业洗牌来临——这是深燃总结出的医美行业关键词,随着资本入局、医美概念股引起资本市场注意,这一千亿级市场已然成为备受追捧的黄金赛道,不过不可否认的是,黑医美、安全问题依然是阻碍行业发展的绊脚石。同时在疫情的试炼之下,大浪淘沙的时代很快来临,医美行业将走向何方?
01 年轻人涌向整形医院2021年1月19日,星期二,离春节还有23天,北京某互联网公司的运营邱秋在工位上一边摸鱼,一边在微信上和医美机构顾问预约黄金微针和针水光的“档期”。她想着皮肤类的项目会有一周左右的恢复期,正好春节期间恢复,就把项目约到了腊月二十九。
像邱秋这样的女孩不在少数,这个春节,大城市的年轻人不抢机票,抢的是整形医院的手术或项目档期。
“太难约了,我几乎是求着我的顾问让她给我把手术约到过年前,实在不想再拖了”,春雨向深燃讲述了她曲折的双眼皮手术预约过程:她常去的那家医院的主刀医生是韩国人,去年因为疫情原因,前半年无法来中国,后半年工作签证下来之后,北京疫情又有反弹,等医生结束了隔离,就已经临近春节了。“顾问说医生想春节后再安排手术,我就崩溃了,让她无论如何给我安排到腊月三十之前,我还能趁春节假期恢复一下”。最后她如愿在腊月二十九这天进行了双眼皮手术。
争夺春节七天黄金恢复期,成为了原地过年打工人放假前心心念念的事情。
某中高端医美机构顾问夏颖也感受到了顾客春节期间的医美消费热情。“我们医院大多是常客,不走量,医院的承载率也不是特别高,但即便如此,从1月下旬开始,我几乎天天加班。”
作为医美顾问,夏颖的主要工作就是一对一沟通顾客需求、预约时间。她说,平时上班,忙的时候也就是上午11点到下午1点以及下午四五点,其余时间就没什么事了。但是从1月下旬开始,从早上9点半到下午6点半,她都在和春节档的顾客沟通,一刻都闲不下来。她下班的时候,医生都还在手术室里,常驻医生每天都要做四五台手术,晚上十点才能下班。
安排下来夏颖发现,腊月二十八、二十九、三十这三天,是高峰期中的高峰期,双眼皮手术又是最火爆的项目。“其实很好理解,顾客们都想年前把手术做了,利用春节假期恢复,而双眼皮手术5-7天就能拆线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