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古斯都女鞋,广东温泉度假村,陈坤cos张起灵
虽然形势日益严峻,条件日益艰苦,但三江军民依然在不屈不挠英勇顽强地坚持抗日斗争。并迸发出极大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当时,有一首广为流传且振奋人心的歌曲,那就是《露营之歌》,这首歌充分表达了三江军民的心声。
1938年5月,抗联西征部队途径汤原和通河交界的密林深处,在休整时,陈雷同志(时任抗联六军组织科长兼机关支部书记)他驻足远望,北面是巍峨的山峦,南面是波涛汹涌的松花江,回想起队伍在绥滨一带活动,为避开敌人的优势兵力,大家穿密林越山川,涉过水深过膝盖的沼泽地,处境非常艰难,但是,抗联战士依然精神饱满,斗志昂扬,这火热的战斗生活,促使陈雷同志有了创作的灵感,他拿起笔来讴歌和赞美我们英雄的战士,歌颂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地战斗的高尚品德,他随即写到:"铁岭绝壁,林木丛生,暴雨狂风,荒原水畔战马鸣。围火齐团结,普照满天红。同志们!锐志哪怕松江晚浪升?起来呦,果敢冲锋!逐日寇,复东北,天破晓,光华万丈涌。"
李兆麟同志看了这满怀激情的文稿,觉得写的不错,就做了修改,其中"锐志"二字是李兆麟同志改的,修改后,陈雷同志又按照旧曲"落花调"配谱,并把原曲缓慢哀伤的节奏改为雄壮有力的节奏,这样就写成了《露营之歌》的第一段。
1938年6、7月,由李兆麟同志所写的第二段和第三段歌词也相继问世。
第二段是:"浓荫蔽天,野花弥漫,湿云低暗,足溃汗滴气喘难。烟火冲天起,蚊吮血透衫。战士们,热忱踏破兴安万重山。奋斗呀,重任在肩,突封锁破重围,曙光至,黑暗一扫完。"
第三段是:"荒田遍野,白霜横天,夜火晶莹,敌垒频惊马不前,草枯金风急,霜晨火不燃,兄弟们,镜泊湖泉唤醒午梦酣。携手吧,共赴国难,振长缨缚强奴,山河变片刻熄烽烟。"
1938年冬,由于天放同志起草。经李兆麟修改的第四段歌词也已经问世,是:"朔风怒吼,大雪飞扬,征马踟蹰,冷风侵入夜难眠。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战士们,精诚奋发横扫嫩江原。伟志兮何能消减!全民族各阶级团结起夺回我河山!"
这首歌曲充分表达了抗联战士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所具有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不屈不挠英勇奋战的顽强意志和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心。这首歌就像冲锋的号角激励着抗联战士在白山黑水之间,转战于冰天雪地丛山密林之中,与凶残的日本侵略军进行战斗。(待续,忘记历史就是犯罪,铭记岁月初心才是我们目前需要恪守的信念)
>
抗战胜利后,抗联将士合影
评论列表